12月4日20時09分,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在東風著陸場成功著陸,此前隨神舟十四號一同遨游太空的還有“東富138”。

“東富138”
“東富138”是東北農業大學鄒德堂教授團隊以龍粳29為母本,東農8005為父本,歷時10年,經系譜方法選育而成,2021年7月,黑龍江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通過。該品種具有高產、出米率高、抗逆性強的特點,適于黑龍江省第三積溫帶早熟組插秧種植,近兩年累計推廣超過30萬畝,增產水稻超過1.2萬噸,新增經濟效益超過3000萬元。
已卓有成效的推廣品種,為什么還要出差太空?黑龍江省第三積溫帶的水稻品種具有高產、穩產的特點,但米粒長寬比小、食味品質稍差,成為優質米發展的制約因素。輻射誘變是改良作物質量性狀的有效方法,具有突變頻率高、性狀穩定快、育種年限短等特點,適合針對粒型、香味等質量性狀的改良。應用輻射誘變“東富138”,可以快速得到長粒、香型、食味值高的純合穩定后代,應用于農業生產。其優異性狀的出現也有助于新基因的發掘和利用,為寒地粳稻分子育種提供優異基因資源。

“東富138”品種特點
“實際上,這次‘太空之旅’,是基于我校與甘南縣多年的校地合作?!痹撔^r學院副院長王敬國介紹,自2020年以來,學校開創性建立“基地+中心+產業聯盟”新型校地合作共建模式,為服務甘南縣農業高質量發展,提供技術成果支撐。
作為其中水稻產業聯盟的技術核心,該校先后在甘南縣甘南鎮、平陽鎮、查哈陽農場、雙河農場建立水稻選育基地。為選育出適宜甘南縣種植的水稻品種,團隊連續三年累計對源自650個雜交組合的2098份育種材料進行適應區選擇,今冬部分材料繼續在三亞進行南繁加代。2023年之后,每年都會有高世代材料進入決選階段。

“東富138”推廣卓有成效
目前,鄒德堂教授帶領的水稻遺傳團隊每年田間世代材料累計達30000份,科研潛力巨大。通過學校社會合作與成果轉化中心的積極推動,與哈爾濱、綏化、牡丹江、佳木斯等地市建立了緊密的校地、校企合作關系及長期的品種示范推廣鏈,為當地優質水稻產業發展奠定了科技基礎。
未來,團隊將錨定優質水稻培育方向,以航天搭載獲得的突變體為中間體,開展大面積的抗性鑒定、產量鑒定和品質鑒定,力爭獲得可穩定遺傳且區域適應性強的材料,直接用于品種改良和品種繁育,產出更多具有市場競爭力的突破性品種。